SINOFACE|海华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54|回复: 7

三看《色|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7 00: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FONT size=4><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虽然早就猜到我会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但还是害怕看完后会让自己很郁闷。然而终究没有抵挡住它的诱惑,而且看完之后居然又看了两遍。</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我不认为中国以外的观众会真的对这部电影有理解之同情;亦不认为东亚以外的观众的会对东方式的闷骚情怀有真心的欣赏。</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传说中被内地版删掉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在香港时他们杀死老曹,过于血腥暴力,删之。另一部分当然是著名的床戏了。这两部分删了都非常可惜。因为李安的用心良苦,环环相扣。尤其是第一部分,被删了也不会像第二部分那样引起关注。也许不提起,也就不会有人想起。我相信每个看完色戒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对这个故事的解读,因为李安在其中倾注了太丰富的微妙之处,能顺沿着每个人经历与心路的不同蔓延开去。而我看色戒,既与色没有太大关系,甚至与情也没有太大关系。我习惯性地解构一切被命名为爱情的东西,这次依然没有例外。</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张爱玲的小说尽管也是同一个故事,但叙事角度与电影的差异是很大的。王佳芝在书中是绝对的主角,简单的情结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易先生,都是围绕着王佳芝的个人悲剧来展开的。尽管故事的背景是抗日,但这个故事却可说是完全脱离了抗日的大背景的,它可以被放到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去加以改编,讲述王佳芝作为女人在理智与情感当中的挣扎。性爱对于王佳芝只是丰满情感强烈程度的注脚,强烈到在任务的最紧要关头能够为了感情“什么都顾不上了”。在这样的写作目的下,性爱的细节并没有必要被细致刻画出来,用“洗了个热水澡”一句传神就足够了。而书中的易先生,从头至尾对待王佳芝的感情都称不上是爱,那仅仅是一种感动,是一种人生得一红颜知己的得意,并没有爱情。王佳芝磨剑十年,功亏一篑,为的却只是那一瞬间的感动,为的是一种连爱情都算不上的不平等情感,着实可怜可悲。张爱玲表面是依据郑茹萍刺丁的事迹杜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实质上是从某个侧面来刻画她自己所体会到的一种强烈挣扎——明知不可,但放不下,挣不脱,泥沼沉陷,无从遁逃。与其说张爱玲的《色。戒》在为汉奸开脱,不如说张是在替自己开脱,替自己分析在男女关系这场战争中,她为什么输得那么彻底。</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而李安的《色<FONT style="LINE-HEIGHT: 1.3em" face=Times>|</FONT><WBR>戒》,却比张爱玲的多出了很多的层次,通过令人玩味的细节来展现了一个大时代的悲剧。</FONT><WBR>&nbsp;<BR><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初看《色<FONT style="LINE-HEIGHT: 1.3em" face=Times>|</FONT><WBR>戒》,我注意到的自然是李安依照张爱玲的故事所细腻刻画的王佳芝,她的痛苦与挣扎被毫不留情的剥离开来展现在观众面前。</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再看《色<FONT style="LINE-HEIGHT: 1.3em" face=Times>|</FONT><WBR>戒》,注意力被吸引到很多书中没有的细节上,这些,便是李安对这个故事的个人解说了。比如电影中张秘书的作用,尽管是以“藏”为主,但有很多次“露”得也很明显,在电影开场,张秘书告诉易先生日本人擅自取消了已说好的约会二是要他第二日一早去见面,易不悦,上车离开,张秘书站在机关门口冷眼远望车子离开;王佳芝在上海搬入易宅,到房间取给易太太的礼物,与张秘书照面,张又是一幅冷漠而神秘审视的面孔;最后张对易报告对学生间谍的侦察,并说没有向易早汇报是因为“您跟王小姐的关系”等等。通过张秘书,电影把张爱玲仅仅用于描述男女关系的“虎与伥”扩展到了易身上,而易两次“自白”(一次在汽车上,另一次在艺伎店)就是更明显的提示了。</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除了张秘书与易先生,电影在对另外五个抗日青年的刻画上也是相当有匠心的。这五个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除了起到对王佳芝一线的辅助实现作用,其内部本身也充满了层次。邝裕民是最有个人理由来抗日救国的,所以他在片中的表现是从头至尾都很激进坚决,刺杀易先生也是他首先发起的;剩下三位男同学中,富少年轻气盛,对革命的单纯美好向往让他也相对激进,不惜使用父亲留给自己的救急基金来经济支援刺杀行动,但当行动进展缓慢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付出的直接成本最大,所以也是第一个丧失耐心的;胖子革命的决心其次,基本是四平八稳的中间派,起到转承与凝结整体的作用;抱着机会主义玩玩心态的是梁润生,他革命其次,随大溜玩乐为主,并没有什么杀敌救国的坚定信念,所以小团体在海边射击为行动没有进展而沮丧的时候,只有他会说出“先找两个容易的杀杀,再不杀就开学了”的话。另外一位女同学赖秀金开场先说“我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香港),我不会回去了,我要借这个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她所表现出对邝裕民的倾慕却是她加入邝号召的刺杀行动的直接原因,而她与王佳芝因为邝的原因所产生的离隙,与后来她与另四位男同学站在一起要求王佳芝为革命献出贞操的态度都相一致。这五个人,每人都有加入刺杀行动的独特处境,尤其比照行动失败之后他们不得不逃离香港回到上海(比较赖秀金当初说的“不回去”的话),和后来邝裕民“受制”于老吴及上级的地下情报活动大策略的状况,即使仅仅作为辅线人物,他们每人的形象都是丰满而前后统一的。</FONT><WBR>&nbsp;<BR><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与张爱玲的小说相比,电影在细节上的扩展把书中原来当作前提“定量”的固定人物形象也变成了“变量”,尤其是易先生,三场毫不遮掩的床戏,一是为了剖析王佳芝的情感变化过程,同时也是为了平行展现易先生的处境与性格特征,为了刻画易先生这个“变量”。易的处境,王的处境,邝的处境三相对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都有偶然又必然的人生选择。这样一来,电影比小说便多出了很多层次,更值得玩味与仔细体会。</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有一些评论说李安给易先生加入了很多人性元素进去是为汉奸翻案,我认为如此看电影的人一是忽略了电影中刻画的易先生与张秘书之间的微妙关系,二是仅仅注意了易先生“人性化”的表面,而忽略了背后故事的时代背景安排。这个故事为什么一定要放在抗日时期?李安敢于冒大不违的风险来担上“为汉奸开脱”的恶名,难道仅仅是为了炒作一个有点出格的“爱情故事”么?</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第三次看《色|戒》,很自然的,我的目光从电影中的小细节扩展到了故事的时代背景上。前面所分析的王、易、邝这些不同层次的比照结合在一起,他们都是“大悲剧”的不同表现方式。什么是这个大悲剧,那就是战争,是国家被占领被奴役的深切伤痛,是家山北望山河破碎的刻骨铭心。面对同一个悲剧,不同的人表现出来完全不同的选择,有易先生这样明知自己是为日本人作伥鬼,却依然选择这条不归路的彻底自弃,明知时日无多,结尾十点的钟声震得他惶惶不安如丧家之犬,结果反应出来的却是更加的残暴冷血;有面对时代感召义无反顾勇于牺牲自己生命投身抗日救国活动的大学生们,有随大溜的中间模糊状态,还有在小我与大我之中强烈挣扎的失败者,比如王佳芝。不管是什么样的表现方式,在这种根本性的时代大矛盾中,人性格中的某种极端都会被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出来,高尚的更加高尚,卑鄙的愈为卑鄙。乱世出英雄啊,乱世也出尽奸奴。但应该被批评的仅仅是人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乱世,为什么会有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被占领?尽管电影仍然不能为这些问题提供直接的答案,但它提出的所有这些深层次思考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是完全看不到的。</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以张爱玲的小说的视角来看李安的《色|戒》,必然会导致认知的某种扭曲。张的小说主次区分太过明显了,只有鸡毛蒜皮,没有千秋家国;而所谓的“藏”,不过是看到底藏了多少张自己的情感在故事里面。电影中充分展开的细节与对时代大背景的思考,张爱玲的书里都是没有的。同一个故事,张爱玲停在了第一个层次,仅仅讲了一个女人的挣扎;而李安的视野比张开阔了不是一星半点,电影所刻画的主体并不是爱情,李安“藏”的,更是人性面对最具毁灭性战争所表现出的最根本性的矛盾与挣扎。所以马英九看了会哭,会动容的说国家存亡的话。</FONT><WBR>&nbsp;<BR><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看到了最后这个层次,毫无疑问《色|戒》是李安目前最优秀的电影,它经得起对细节的推敲,对表演的回味,对主题的深挖。初看《色|戒》,我从对“天涯歌女”片段的落泪,到三看《色|戒》后对王佳芝坐上黄包车,三个小风车在太阳光里吱嘎嘎的转呀转,车夫问“回家”,王神情恍惚的回答“嗳”之后深切的悲痛,对这部电影的理解也从表面的小渐渐转向了背后的大。而现在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整部电影中只有一个片段令我三看而强烈动容,因为那才是迷离幻像故事背后最最真切的一句——中国不能亡!</FONT><WBR></FONT></STRONG>9 V9 O9 u# M2 [5 m: q

9 x' Y7 n* i7 L2 t% L6 U[ 本帖最后由 悠然 于 2007-11-17 00:46 编辑 ]
发表于 2007-11-18 04: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精彩,因为种种条件限制,电影至今我还没看...所以在此就不多说了,下次看完了补过....
发表于 2007-11-20 14: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原创吗?我也还没看这部电影,不过我不想看删除板的,删除了,内容还是有点不同的。
发表于 2007-11-30 00: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感觉上好像少了些剧情, 不过对几个学生大无畏的贡献太佩服了。 乱世中的悲剧!为理想而冒险,为理想而牺牲。 战争时代的残酷。
发表于 2007-12-23 18: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啊

两个半小时,有些片段有点闷,延续了 李大导一贯的 人性高于一切的 精神。 大家广为谈论的基本在后半部分。 据说 有人 只看 那部分 :D
发表于 2008-1-9 20: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自从看过卧虎藏龙之后就再也没有看李安拍的片了。, x! T) l# O3 l- Q# s8 ^' G
陈凯歌的片更不敢看,张艺谋的片更是不值一提。
( J$ M' I% ^) N, K最近看好的,只有一部《投名状》
  D5 |2 r% u& I; ]* D/ \4 u现在的电影说难听点,你越是一看就懂的电影越有人说你没品味,那我们要看什么样的电影才算是有品味呢?呵呵0 g, }4 w$ g& R1 n
就是你一直看都不知道他演的是什么。现在的人都有皇帝的新装的病毒。
: i% ^, U/ D1 ?0 e) V从周杰伦开始人们就中了这种毒。
发表于 2008-1-12 16: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见解令我佩服,
发表于 2008-1-20 15: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LZ 真是个才女,现在才发现,真是太可惜了.我看了色戒的完全版.我看这本电影挺压抑的.我觉得里面的床戏只是为了表达一个思想,那就是通往女人的心是通过阴道.不可否认,小梁和汤唯的表演简直是出神入化,但是我看了老半天,我看不出这本电影想要歌颂什么?一群学生在一起计划那么久的抗日活动,最后竟然只是因为王佳芝爱上了敌人,而功亏一篑.王力宏扮演的那个角色,想爱又不敢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一个女人身上去.搞了半天,抗日的都死了,汉奸依旧孤独着.所以了,色戒色戒,除了床戏,没什么好看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SINOFACE|海华网  

GMT-5, 2024-5-16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