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华盛顿国会山出席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阐述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4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华盛顿国会山出席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阐述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4月18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右)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赠送一本书。查韦斯当天表示,委内瑞拉将研究向华盛顿派遣一位新大使的问题,“不久就可以启动相关的接触”。新华社/路透
“巧实力”这一概念是由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约瑟夫奈系统地引入国家对外政策的。他在不久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解释了“巧实力”与“硬实力”和“软实力”三者的关系。他说,一国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即支配性实力,如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科技力量等)和“软实力”(即精神性力量,如国家凝聚力、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受认同程度等)。简单说,“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者“硬实力”付出来得到你想要得到东西的能力,而将“软实力”与“硬实力”巧妙结合便是“巧实力”。 >>>阅读全文
奥巴马政府的外交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为诸多国际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机会。从伊朗核问题到巴以关系,从全球变暖到世贸谈判,美国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引起了各方的积极反馈。这在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当下,无疑有着良好的示范效应。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无论是布什留下的烂摊子,还是美国外交传统中固有的保守因子,都使得诸多问题的解决充满了阻碍和变数。而布什时期大国关系所发生的微妙变化,也在客观上压缩了奥巴马的外交空间,这一点,奥巴马在G20峰会上已有所领教。尽管对奥巴马个人颇为尊重,但法德等国对于美国在救市问题上的诸多主张却不以为然,令奥巴马欧洲之行成果严重缩水。 >>>阅读全文
奥巴马怎拥抱伊斯兰世界? 在中东的布局是历届美国政府的既有战略。这里既有美国的战略盟友以色列,更关涉其能源战略,也看重中东地区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地缘位置。而美国在巴以冲突上的偏颇立场,导致了伊斯兰世界对美国的怨懑,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及伊朗核危机皆是由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所引起。布什先发制人的反恐以及期望用伊拉克的民主化勾勒“大中东计划”的破产,也是因为这种矛盾的不可调和所导致。至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不过是以历史来遮蔽美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现实冲突罢了。 >>>阅读全文 奥巴马的拉美“魅力外交”初见成效 总结奥巴马在峰会期间的表现,美国媒体热衷于用“握手外交”、“魅力攻势”等字眼形容。奥巴马本人也对峰会成果感到满意,称从古巴、委内瑞拉等美国在拉美的传统对手处看到“积极信号”。峰会开始前,外界就预测,美国与古巴关系将是峰会焦点议题之一。奥巴马对此早有准备。本月13日,他宣布一系列放宽对古巴限制的措施。古巴方面马上作出回应。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劳尔卡斯特罗16日说,愿意就任何问题与美国对话。 >>>阅读全文 奥巴马与查韦斯相见言欢的背后 查韦斯到底赠送奥巴马本什么书 |
GMT-5, 2023-9-21 2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